信息来源:白山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: 2025-09-26
收藏
字号:
|
尊重差异筑根基 五育融合育新人
——靖宇县农村小规模学校“差点教育”阶段成果汇报会成功举办
9月22日,靖宇县“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差点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”阶段成果汇报现场会在三道湖镇兴大学校隆重召开。县教育局、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领导以及兄弟学校校长、教师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“差点教育”在农村校园的实践成果,探索农村教育提质增效新路径。
本次现场会以“尊重差异、成就每一位学生”为核心,通过“理念解读—成果展示—课堂观摩—实践体验”四大环节,全方位呈现“差点教育”的落地成效。县教育局主管领导在致辞中指出,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县域教育体系的“神经末梢”,承载着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与乡村振兴的未来希望。而“差点教育”理念的引入,为破解农村学校生源差异大、教学资源有限等现实难题提供了关键思路,其“因材施教、关注个体”的核心要义,与靖宇县推动城乡教育均衡、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目标高度契合。他对两年来各实验校的探索成果给予充分肯定,勉励全体教育同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持续深耕课堂改革,抓实五育融合实践,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育中实现成长跃迁。随后,差点教育工作室主持人对五所实验学校“差点教育”研究情况做了阶段性总结,系统阐述“差点教育”在县域内的推进历程,详解“尊重差异、研究差点、缩小差距、共享差别”16字箴言的实践内涵,并介绍了明德小学、保安小学等五所实验校的特色探索。
在“看见差异•展示显真功”环节,兴大学校的社团活动成为亮点。非洲鼓表演活力四射,“小老师”互助学习区展现“优势引领”的教育智慧;植物拓印、书法、树叶画、手工制作等社团展区,让来宾、家长近距离感受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创造力;篮球区的激情协作、涂鸦区的自由想象,生动诠释了“差点教育”下学生个性的多元发展。
课堂是理念落地的主阵地。尼慧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课,通过分层任务设计,关注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,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体验,为参会教师提供了“差点教育”融入学科教学的鲜活范例。课后,钟正环校长围绕学校“家园、花园、乐园、学园”的“四园”建设,汇报了兴大学校践行“差点教育”的整体路径、阶段成果与未来规划,引发广泛共鸣。
劳动实践基地的“秋收节采摘”活动将现场会推向高潮。大家走进土豆田、地瓜地、葫芦工坊,见证“劳动小老师”带领同学采摘、创作的场景——有的学生探索泥土下的土豆,有的合作挖出“地瓜王”,有的为葫芦绘制创意脸谱。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协作、懂得责任,用汗水诠释“知行合一”的育人目标。活动尾声,学生代表分享劳动中的收获,“发现同学的种植优势”“学会新的采摘技能”等真实感悟,让“差点教育”的温度触手可及。
美食体验区里,由学生亲手种植、制作的餐点香气四溢。这些融合劳动成果与创意巧思的美食,不仅让来宾品尝到丰收的甜蜜,更感受到“差点教育”下每个生命绽放的自信光芒——每一份餐点背后,都是学生个性特长的展现,都是“因材施教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此次现场会的成功举办,为靖宇县农村小规模学校搭建了交流共享的平台。下一步,各实验校将继续深化“差点教育”实践,在学生纵向评价、教师理念提升等方面发力,让“差点教育”真正扎根农村校园,助力乡村孩子成长为“最好的自己”,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供稿:刘琪


责任编辑:肖珂昕
初审:肖珂昕 复审:赵丹 终审:于开远